編者按
省委機關刊《前進》雜志2024年第4期刊發萬家寨水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馮志君署名文章《“四水四定”治水興水為美麗山西建設提供堅實水支撐》,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四次蒞臨山西考察調研,高度重視汾河保護治理,提出“一定要高度重視汾河的生態環境保護,讓這條山西的母親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的美好愿景。近年來,三晉大地藍天白云成了常態,綠色處處映入眼簾,表里山河生態新畫卷已經徐徐展開。省委高度重視全省水利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思路,統籌發展全局,做好治水興水大文章決策部署,整合全省水資源、水資產、水資本成立了萬家寨水務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水控集團”)。水控集團黨委肩負著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依靠“市場之手”發力,充分發揮省級水務企業投融資市場主體作用,全面履行國企使命責任。
一、主動服務和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繪就治水興水新篇章
水是生存之本、生產之要、生態之基,但水是山西之短,治晉方略,水為大政。我省地處黃河中游、海河上游,既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也承擔著守護好“華北水塔”、筑牢“京津冀生態屏障”的重任。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也是山西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治理、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責任使命。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是解決黃河流域長期發展問題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必然要求。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出明確要求,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作為全年經濟工作九個方面重點任務之一,要求加快推進“一泓清水入黃河”等重點工程,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堅持“四水四定”治水興水,加快構建現代水網,切實把制約我省發展的水瓶頸變成水支撐。
水控集團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主動服務和融入全力做好治水興水大文章的戰略布局,大力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堅決扛起美麗中國建設政治責任,為美麗山西建設提供堅實水支撐、水保障、水服務。
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23年底,水控集團所屬中部引黃水源工程中我國首臺大流量、高揚程、大功率立式單吸三級離心泵完成啟動驗收;小浪底引黃一期工程地下泵站機組進入試運行準備階段;東山供水工程主體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全線自動化全面展開;辛安泉供水改擴建工程長治支線建設穩步推進;滹沱河供水工程已具備通水到太原的條件;萬家寨引黃泵站二期擴機工程完成年供水12億方全能力配置;龍華口調水工程關鍵隧洞提前貫通,4座泵站主體結構全部完工;小浪底引黃二期工程、萬家寨引黃北干線支線工程、禹門口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等一批項目全面開工建設。

▲圖為永定河生態補水萬家寨引黃北干線1號洞出水口
持續抓好生態補水,積極推進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水控集團在全面保障城鎮工業和生活用水的基礎上,推動黃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地區綜合治理,全年持續向汾河等河流補充生態水,加快推進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段、河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生態保護與修復相關項目建設,讓曾經淤積混濁的汾河煥發勃勃生機,變成了生態景觀長廊,河道寬闊,水深增加,鳥類種類繁多,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持續多年向永定河進行生態補水,助力永定河完成全年全線有水的任務,受到水利部充分肯定;實施地表水源置換,壓減地下水超采量,萬家寨引黃工程向太原市供水量穩步提升,2023年入夏后,向太原市日供水量達72萬立方米,突破單日最大供水量55萬立方米的紀錄,創下歷史新高;汾河二庫高水位運行,加大對晉祠泉的生態補水,推動晉祠泉在斷流近30年后首次出流。
二、加快構建現代水網,切實把制約我省發展的水瓶頸變成水支撐
全方位貫徹“四水四定”原則,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明顯改善的集約節約發展之路,需要在既有成效基礎上持續用力,加快構建省級水網,建設現代化高質量水利基礎設施網絡,統籌解決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問題,發揮省級水網在國家水網中承上啟下的作用,優化水資源配置和供水結構、增強水資源供給能力,從根本上解決我省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問題。
水控集團全面參與山西“三縱九橫”現代水網骨干工程建設,萬家寨引黃、中部引黃、禹門口引黃、小浪底引黃、東山供水、辛安泉供水、滹沱河聯通、滹沱河供水、龍華口調水和籌備配套的古賢山西供水等工程,以及汾河水庫、漳澤水庫、張峰水庫、汾河二庫、柏葉口水庫等大型水源地,覆蓋全省11個地市,呈現出由分散向系統、由重點覆蓋向全域覆蓋的良好態勢,助力山西水網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水控集團以提高用水效率為核心目標,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原則,統籌協調生態、生活、農業和工業等各項供水任務,充分發揮所轄水庫調蓄能力,利用萬家寨引黃、禹門口引黃、四大水網等水網工程,實現對現有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精準化調度;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和融資平臺優勢,創新水網工程投融資機制,抓住金融支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窗口期,采取特許經營等方式,打造水網惠民示范工程,以務實舉措加快縣域小水網建設,打通用水“最后一公里”。
水控集團堅持以《山西省現代水網建設規劃(2021-2035年)》為指引,2024年將全力支持配合古賢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建設,積極跟進古賢山西供水工程規劃設計工作;重點推進中部引黃工程東西干線隧洞工程攻堅,實現西干線全線貫通;東山供水工程力爭實現供水“零突破”;太忻滹沱河供水、龍華口調水等重點工程完工,太原、陽泉城市第二水源基本建成;扎實推進小浪底二期、引黃北干支線、引黃南干線滹沱河連通、張峰水庫晉城調水等重點工程年度建設任務,確保取得實質性進展;跟蹤推進吳家莊水庫、坪上水庫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進一步發揮水網建設對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
三、努力建設一流水務企業,在服務全省戰略大局中彰顯水控擔當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水控集團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國有企業新使命新任務,圍繞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深入開展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發揮好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和安全支撐作用,努力建設一流水務企業。
滾動做好三年、五年發展規劃。不斷完善現有三年發展規劃,深入調研,科學分析,提出集團未來五年發展規劃,堅持問題導向,將規劃具體化、項目化、工程化,列出臺賬式任務清單,明確階段性重點任務,把握時間節點,細化工作安排,量化工作目標,制定工作措施,開展專項督查督辦。
堅持科技創新。牢牢把握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方向,堅持需求牽引和應用導向,加快提升創新能力,推動重點領域科技攻關和數字化建設實現關鍵突破。加快建設各類創新平臺,開展涉水關鍵技術攻關,積極推動相關課題研究,力爭在水務行業的前沿技術、核心技術和應用技術領域取得新成就;推進數字孿生水利建設,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總要求,創建集團數字孿生水利體系,啟動現代水網工程數字孿生基礎大模型建設,加快推進萬家寨引黃工程數字孿生建設;認真落實省委關于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意見,積極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發展協同創新,堅持工學結合,促進多方信息互融互通,堅持人才是先導、產業是平臺、創新是引擎,推進企業、院校融合育才新機制,發揮華北水利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理事長單位作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形式,提升共同體內企業的應用研究開發、生產制造、服務水平,促進水利行業與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結合,推動產教融合發展,帶動華北水利行業及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

▲汾河水庫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婁煩縣下石家莊村,地處汾河上游,是一座以防洪、農業灌溉、工業及城市生活、生態供水為主,兼顧發電、養殖及旅游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是汾河流域最重要的水利樞紐,也是太原市地表飲用水的水源地,保障著下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農田灌溉,為山西生態環境建設、人民安居樂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大力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深入開展價值創造行動,有效提升企業治理效能。按照“以流域統籌資源資產、以區域拓展水業市場”的原則,完成區域水務公司、專業發展公司和服務保障公司的合并重組,縱向實現扁平化管理,橫向實現資源、資產和技術優化整合,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更好地服務保障全省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資源配置效率為目標,探索經營新模式、尋求新機遇,形成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推進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牢固樹立“習慣過緊日子”思想,將精益理念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長久之策,把精益管理模式深度融入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形成適合水控特色的精益管理體系;始終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壓緊壓實各級黨組織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推動基層黨組織基礎提質增效,毫不松懈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新時代新征程,水控集團將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凝聚非常之力、下足恒久之功,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緊緊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勇擔公共服務職能,強化主動服務意識,以扎實有力的工作為發展盡責、為社會服務,錨定實現2025年黃河流域國考斷面穩定達到Ⅲ類及以上水質的目標,通過萬家寨引黃、禹門口引黃、和川引水工程“三水濟汾”,充分發揮集團所屬7座大中型水庫調蓄作用,向下游河道泄放生態基流等各項措施,助力全省河流生態復蘇,為山西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水控力量。
(來源:《前進》雜志2024年第4期)